卫淳芝:我与共和国共成长-新华网
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
>>信息展播>>正文

卫淳芝:我与共和国共成长

2024-09-30 15:34:32  来源:岑巩县融媒体中心

卫淳芝在剥玉米。(吴艳平 摄)

  秋日的清晨,天边刚染上一抹红晕,在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村的玉米地里,当地村民已经在忙着收割、搬运,中午时分,卫淳芝与儿子已经收完了1亩地。在卫淳芝的家中,她一边剥着玉米一边讲述着她与共和国共成长的故事。

  家住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村大坳组的卫淳芝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,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,她的一生,是千千万万中国农民勤劳智慧、自强不息的缩影。

  卫淳芝出生在岑巩县凯本镇水塘村的一个贫农家庭,家里有五姊妹,她排行第四。她出生时国家不富裕,工业不发达,农业发展落后,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。“以前的日子苦得很啊,住的房子就是木房,盖的茅草,下起雨来就会漏雨,吃的都是苞谷、豆子,连白花藤和棕树籽都吃过。”

卫淳芝在晾晒玉米。(吴艳平 摄)

  20岁时,卫淳芝嫁到天马镇塘湾村蒋家坡刘家屋基,和刘成友两人一起操持家业。蒋家坡地势较高,水资源匮乏,交通不便。卫淳芝与家人白天外出干活,晚上下山挑水、磨面。“大家都靠山脚的大水井生活,当时的路都是毛路(泥巴路),都是打夜工挑水,碾米都要挑到白水滩的碾房,路程很远。”

  20世纪80年代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,也吹到了这个寻常百姓家。为解决生产生活难题,卫淳芝一家在大队的号召下从蒋家坡搬到了山脚下,成为第二批搬迁的村民。搬下来后下户分田土,卫淳芝一家分到了6、7亩地,两人在家靠着种稻谷、苞谷,养牛养鸡,自种自吃养家糊口,三个孩子得以茁壮成长。

  20世纪90年代,经济发展迅速,交通逐渐方便,村庄通了电,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改变。眼看着村里人的生活逐渐改善,卫淳芝与丈夫决定让孩子们同寨子上的长辈们学习水电,掌握一门技术后陆续外出务工挣钱。

现在的天马镇白岩坪村。(李昌焯 摄)

  2012年前后,村里家家户户陆续都修起砖房,卫淳芝一家也起了两层漂亮的楼房,水管也迁到了家里,马路通到了家门口。

  如今的白岩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马路,简陋的木房变成了砖混小楼房。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,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,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。“现在国家政策好,我们吃得好穿得好,住上了砖房,过得很幸福。”回望过去75年的风风雨雨,卫淳芝感慨万千。

  “我希望我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,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幸福。”卫淳芝将地上的玉米装拣到背篓里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。(吴艳平 李昌焯 沈启照 杨豪)

[责任编辑:刘昌馀 ]

相关阅读